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五十六章 陛下,時代不同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唐不良人 | 作者︰庚新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外面的紛擾,與甦大為無關,他只專注于自己眼前之事。www.biquge001.com

    梳理倭正營,建立獨屬于大唐的情報系統。

    比如倭正營的保密措施,還有下層的情報細作,一層層得調整為樹狀結構,方能便于管理。

    組織學才是最大的學問。

    如何將這些散沙般的人才聚攏起來,並且各安其份,在這個組織內,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且有一個能向上的通道,所做的功業,皆能轉化為向上的通途。

    使人人爭先,勇于任事,掙一份勞業,在這個體系內不斷晉升。

    這才是最大的本事。

    此外,在對外的情報收集上,甦大為稟報了李治,吸納一批軍中斥候來充任骨干,再征召一些游俠散戶,一層層的將倭正營包裹在里面。

    除了核心組織,這些外線人員,都是單線聯系,確保任何一環出問題,都不可能對倭正營造成影響。

    這是甦大為吸納了後世某些“諜戰”的知識。

    同時將整個情報版圖,分為八條線,不同的線,下層再分若干分枝,針對不同的區域和情報點。

    每一個支線,具體到個人,所能掌握的信息,都按區域和層級劃分。

    若哪一環節出問題,根據對手的反應,便能逆推出情報在哪一環丟失。

    丟失的情報,可以追溯到個人。

    如此一來,就算是自己這邊下層的線人失手,被對方抓到或者策反,也起不了大的效果。

    既不會令整條線遭殃,更不可能查到核心的倭正營成員。

    此外,對倭正營核心人員乃至親屬,甦大為都定下了保密章程,以及組建另一個保護機構,專門用以保護核心要員和其家屬,確保不出意外。

    一個倭正營,在周揚和崔六郎手里,便是簫規曹隨,平平無奇。

    但是在甦大為手里,硬是填充了無數細節。

    以致于將這一切呈報到李治手里時,這位大唐皇帝驚訝的發現,整個倭正營上下,居然被甦大為居然給打造出一個極其嚴密的組織。

    其組織架構,從思想動員、情報知識培訓,單線情報組織構成、外圍人員、各支線區域,安保安防機構,核心組織構成。

    乃至最重要的,錢從哪來。

    一切,都被甦大為安排得明明白白。

    李治正在飲茶,看到手里的奏折,直接一口茶水噴了出來。

    “這……這是倭正營?”

    神特馬的,本來只是針對倭人查細作之事建立的臨時機構,這怎麼搞出這麼復雜的組織出來了?

    這些細節和人員架構,快要直追大理寺了吧?

    而且一些地方,甚至比大理寺還要復雜。

    像什麼信息分區域、層級,下發到各支線和外圍情報人員,如何策反、如何追溯,如何查獲對方細作,如何做己方人員的思想統一,專業技能培訓,還有安保安防,還有賺錢的模式,來養這個龐大的機構。

    這特麼……

    除了沒有搞出個天策府來,除了沒涉及軍事,完全可以獨立運行,不受朝廷制約。

    “你這……保護倭正營家人,這……”

    “陛下,與敵國細作的交鋒,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其中凶險,絲毫不弱于戰場上的廝殺。若不能令核心人員沒有後顧之憂,如何能令他們安心做戰?何況,保護好其家人,也可以防止他們輕易被敵方策反。

    畢竟,倭正營以後會掌握越來越多的情報,既有大唐的,也有敵方的,不可不慎重。”

    “算你有理。”

    李治表情有些微妙,有一種“我竟無言以對”的感覺。

    “那這又是什麼?”

    他指向奏折里,提到的財務支出一項。

    “你一個大理寺下屬情報機構,還需要有單獨的財務支出?”

    “陛下,倭正營成立之初,陛下便定下調子,倭正營雖然掛在大理寺下,但是直接對陛下您負責的,若有案件需要大理寺協助,才與之分享信息,所以,臣以為倭正營首先不是大理寺的下屬,而是平級。”

    李治看著他,那眼神,距離吃人也僅差一步之遙。

    沒錯,當時朕是這麼說,可最終解釋權,還是在朕的手里,做臣子的,豈可妄測聖意?

    “另外陛下,您知道當年太宗的玄甲精騎嗎?”

    “這個自然知道。”

    李治對這個實在太熟悉了,張開就來︰“昔日太宗皇帝從軍中精選果敢勇毅之士,配以最好的戰馬和衣甲兵器,與之同寢同食,親手訓練,如此一年,玄甲精騎練成,凡太宗劍鋒所向,無往不前。

    在對王世充,還有竇建德時,這支兵馬,都立下赫赫戰功,多次以少勝多。”

    “倭正營,正是陛下手中的玄甲精騎,若想這批勇毅之士,能發揮出戰力,陛下定然要給最好的‘戰馬’,最好的訓練,如此,它將成為陛下手中最利的劍。”甦大為向李治拱手道。

    “甦大為,你開什麼玩笑。”

    李治面有不悅的一拂衣袖。

    “玄甲精騎是戰場中的王者,是所向無敵的騎兵,倭正營乃是監察細作,怎麼會是朕的玄甲精騎?”

    “陛下,時代不同了。”

    甦大為向李治誠懇的道︰“如今大唐立國已四十載,所面對的敵人,又何止是戰場上的敵人?”

    李治方才只是一時心緒不佳,最近他的頭痛越來越嚴重,膝蓋也疼得厲害,這使得他的脾氣變得急躁了許多。

    但是當甦大為這句話出來。

    李治瞬時眼中爆發出強烈的神彩。

    只見甦大為繼續道︰“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大唐內的,大唐外的,敵國的,藩屬國的,無數與陛下作對之人,可未必都是在戰場上明刀明槍的來。

    也正因此,陛下手里,需要倭正營這樣一支力量,對外部細作的滲透,還有內部情報的掌握,做到完全忠于陛下,替陛下監察。”

    說到最後幾個字的時候,甦大為聲音放輕。

    把幾乎說出口的“監察天下”四個字,縮回去一半。

    不能得意忘形了,若真的監察天下,那就不是倭正營,而是錦衣衛了。

    不過,實則各個王朝,都有類似錦衣衛的特務機構。

    秦之黑冰台。

    漢之繡衣使。

    唐之不良人,到後期,還有宮中宦官集團。

    後人熟知明朝錦衣衛和東西兩廠,不過因為時間距離近,所听過的故事更多一些。

    李治沒作聲。

    沒作聲,就是心動了。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輕輕敲擊著,時快時慢,就像是他跌宕起伏的心緒。

    沒錯,大唐確實有獨屬于皇帝的情報機構,行使對內監察之責。

    但之前,這個機構主要是針對異人,對詭異。

    這個機構,名為太史局。

    現如今在太史令李淳風的掌管下,只對皇帝一人負責。

    除此外,還有千牛衛和百騎,既有護衛皇帝的禁軍之職,又有監听耳目,替皇帝收集情報信息,監察百官之責。

    《大唐通典.職官十》︰大唐之初有禁兵,號為“百騎”,屬羽林。

    《舊唐書.王毛仲傳》︰初,太宗貞觀中,擇官戶蕃口中少年驍勇者百人,每出游獵,令持弓矢于御馬前射生,令騎豹文韉,著畫獸文衫,謂之百騎。

    《新唐書.兵志》︰及貞觀初,太宗擇善射者百人,為二番于北門長上,曰百騎,以從田獵。

    但是,在貞觀後期,百騎這一編制取消了。

    這一切,源自于最後一任百騎長。

    當時的百騎長,為侯君集,因涉及太子謀反案,被誅。

    此後,太宗便撤掉“百騎”。

    如今李治手里,雖然還有千牛衛等禁軍,也會提供一定的消息,但大多只是皇城之內,再遠,便鞭長莫及了。

    甦大為這份奏折,含金量很高,里面詳細提到了倭正營的構成,以及各種職能運作。

    而且不是空談,涉及到許多具體的東西,可以說是十分成熟的一份“未來企劃”。

    以李治的經驗判斷,十分可行。

    如果真按讓甦大為按這份奏折放手施為,至少長安內的風吹草動,什麼都瞞不過李治。

    至于以後,若李治肯放權,倭正營監察的手,便可遍及整個大唐,乃至伸向藩屬和周邊國家。

    這是獨屬于皇帝一人,大唐最為隱秘的情報機構。

    以前從沒有過這樣的機構,在大唐的職司和官僚體系中,從未有過這樣的編制。

    這也等于,只要李治點點頭,這把刀,就握在了他的掌心里。

    心動,怎能不心動。

    但是……

    李治的目光盯著甦大為,良久︰“若倭正營真按你的想法去建設,以後必將成為一個龐然大物,朕在一天,尚可駕馭,若朕不在……”

    “陛下。”

    甦大為抱拳道︰“情報亦是戰場,我們不去佔領,我們的敵人便會佔領。因此,成立類似的情報機構,確有必要。

    至于陛下所擔心之事,臣只知道一句話︰恩從上出。

    陛下只用抓住錢糧與人事任用這兩樣,倭正營翻不了天。”

    錢糧是財富。

    人事任免是權柄。

    只要有這兩樣,任何機構,乃至軍事組織,也無法自成一體。

    因為它的血液,全靠皇帝的意志。

    若哪天皇帝覺得沒有必要存在,只要一聲令下,便可撤除。

    正如當年的百騎。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頂點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