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卷 幽靈射手 第八十三章 【擂鼓聚將】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雙槍皇帝 | 作者︰寇十五郎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天剛蒙蒙亮,趙獵就帶著一眾部屬登上高嶺,俯瞰吉陽軍城。www.biquge001.com

    實地考察後,趙獵才發現自己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吉陽軍城居然不在吉陽縣,而在寧遠。

    吉陽軍包括寧遠、臨川、吉陽,軍治所在寧遠,距吉陽上百里,所以吉陽軍城跟吉陽其實沒啥關系。

    趙獵一大早就爬起來帶領部下觀察吉陽軍城地形,自然是為了更細致全面了解接下來即將激戰的主戰場,為此他還順帶了一位本地通擔當講解。

    本地通叫莫懷遠,原是吉陽軍城一小吏,宋軍前番攻城時被俘。面對朝廷王師,莫懷遠自然毫不抗拒地投誠了。此人本是軍屬,三代為軍戶,生于斯長于斯,十足一個本地通,加之本身又是一個專管修葺城防的小吏,說起吉陽軍城,那是如數家珍。

    “好叫都統知曉,這寧遠乃因寧遠水得名,淳佑五年(1245年),時任知軍的毛奎開鑿寧遠“後河”繞流城北。新河道長約八里,開鑿主要是東部三里余的引水段,其余利用天然窪地。軍城引入寧遠水不僅解決了城中軍民飲水問題,而且還灌注城外護城壕,形成深而寬的護城河,極大提升了城池防御……”

    莫懷遠正說得口沫橫飛,一旁的丁小ど忍不住嗆了他一句︰“這城池防御增強了,咱們不是更難打了?”

    莫懷遠一窒,眾人皆笑,不過丁小ど說的也是事實,眼下這寬而深的護城河確實成了宋軍攻城的難關之一。

    趙獵不為已甚,只對莫懷遠道︰“你詳細介紹一下吉陽軍城。”

    一說到這引以為豪的軍城,莫懷遠精神一振,攏袖行禮,然後指著山下七里外的軍城侃侃而談。

    “吉陽軍城佔地約五十畝,城北官署區約十畝,光是這片官署區就相當于整個萬安軍城。周圍一里余,計二百四十二丈,高一丈六尺……開東、西、南門,各對應一港口。本城城牆內外兩面皆用磚石包砌,不懼暴雨洪水海潮浸泡……”

    趙獵最早注意到的,就是軍城三門對應這三個港口,經莫懷遠解說,位于軍城南門,寧遠水北岸的名為新地港,位于南岸的如雙子星排列的大港、番坊港分別對應北門與西門。三港上游數十里亦通小舟,可以深入黎峒,有些地方“其深莫測,傳有龍潛”。

    而眼下這三個港口中,只有西門的番坊港被宋軍水軍控制,其余二港仍在元軍手里。倒不是宋軍不想控制,實在是兵力不足,就算奪下來也守不住。而其余二門雖在元軍手里,但元兵也不敢輕易出城入港。

    一個區區三百余戶齊民的下等軍城,為何竟有如此大城?更擁有三個港口?

    這個疑問趙獵早在廣崖時就有了,此刻終于听到一個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解釋。

    一切皆因海貿。

    吉陽軍城地處大宋最南端,乃是商船往來大宋與佔城(越南)這條航線必泊之處。而佔城是宋商非常重要的一個貿易對象,當時許多佔城人因經商之故紛紛遷居吉陽軍城。同時也少不了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鑽的世界商人阿拉伯人。

    “軍城內客戶番人多達五百余家、口三千余人。我跟你們說,這些番人看似都差不多,其實大為不同。比如佔城人吃食是用大青盤貯飯,以手捻食。而波斯番婦則隨貧富,皆用金銀銅錫為環,穿其耳孔,下垂至肩……城西南三里有佛堂寺,說是佛堂,其堂制、禮念其實與禮拜寺同,此皆為大食人也……城東有新興坊,城西有保平坊,城南有利用坊。諸坊漢黎番各族雜處,軍土客邁諸語共鳴。”

    莫懷遠一番掌故說下來,眾人听得津津有味,只有趙獵心生“國際化”的荒謬絕倫念頭。

    難怪一個“軍州境內止三百八戶”,軍城僅“散處數十家”茅草房的邊荒小城竟有如此規模。原來這根本不是什麼小城,而是有國際化性質的邊貿港城。其客戶遠遠多過主戶,而且多是身家不菲的海商。

    由于此城距黎峒極近,數十年來諸黎暴亂不斷,為保身家財產,由海商出資,官府出面,共同營造了這座就算放到中原勝地也是數得著的堅城大埠。

    宋代貿易繁盛的城市,客戶數往往多于主戶數。如廣州主戶六萬四千余,客戶七萬八千余;南宋淳熙間再查,主戶八萬二千余,客戶十萬零五千余。光是常住番人,就有“萬家”之多。吉陽軍城的情況並非個例,在海港城市里十分普遍。

    趙獵又細細詢問了一番軍城各段城牆的守備情況,跟昨日堂議時听到的差不多。正當趙獵準備轉到另一座山嶺觀察軍城另外二門敵情時,一名背插小旗的旗令官飛奔而來,敦請趙獵盡快返營。

    “使相將于卯時初刻擂鼓聚將,請都統務必在二刻時內趕回大營,否則軍法從事。”

    戰鼓一響就是戰場,戰場軍令如山,就算是父子兄弟都沒情面可講,身為將領就要有將領的覺悟。

    趙獵拱手一頓︰“末將遵令。”

    ……

    大宋祥興二年五月二十九卯時三刻,瓊州吉陽軍城下,蕃坊港海灘前,在楊太後、右相文天祥、左相陳宜中、參知政事曾淵子、戶部尚書楊亮節等一干宋臣見證下。

    宋軍主帥張世杰、副帥甦劉義率趙獵、江風烈、甦景瞻、張霸(即張統制)、黃天從、許達甫等諸將及一千五百軍士,于大營校場舉行軍祭。

    宋代軍祭有一套嚴格禮儀,盡管眼下兵不過千,將不過十,張世杰依然像率十萬將士出征一樣,有板有眼,不墮天朝大國之威儀。

    由副帥甦劉義為初獻,以漆器常饌祠之于,統以青繩,覆以幄幕。先祀黃帝軒轅氏,用羊豕代太牢。祭風師、祭雨師、祭馬師,其薦獻亦用牲牢、酒脯、香幣如上儀。

    祠官皆戎服,高唱祝文︰“大宋祥興二年五月二十九,太傅、越國公、樞密副使、同平章事張世杰。以三牲之奠,致祭于神明。凶黨首難,干紀亂常,毒流生人,惡在不赦。受命徂征,恭行天討,殄寇克敵,神明是助。尚饗。”

    軍祭畢,張世杰登高宣告三軍將校士卒︰“整爾眾,無謹其端,听予命令!今戎兵不賓,侵敗王略,撓我邊陲,害我穡事,毒流于庶民。天後授我斧鉞,肅將天誅。爾尚一乃心力,銳乃戈矛,生殲大憝。有進死而榮,無退生而辱。用命有厚賞,不用命有顯戮。勉哉,爾眾!服勤王事,毋干與刑!”

    諸將士齊喝︰“服勤王事,毋干與刑!”

    千人氣勢,竟遏潮聲。

    隨後自有各營將官發布賞格,不外乎擒生斬首,賞絹錢若干。陣獲某等,轉遷賜物等等,以激勵軍心戰意。

    諸事禮畢,已是辰時三刻。隨著代表主帥的赤紅色牙旗一點,鼓角齊奏,陣列整齊的千軍魚貫出營,旌旗招展,氣勢如虹,殺奔吉陽軍城。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頂點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