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005 所謂平妻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宋朝好丈夫 | 作者︰鄒鄒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除正妻之外,內宅妾室皆是租賃而來,就算有富室官家為了避開法規,豢養死契奴婢,也要把他們當成是養子、養女納入戶籍。www.biquge001.com

    “是她大半年前從坊里收養來的小丫頭,也是姓季。”

    “遠客將到,我也要準備去迎接了,王綱首還是請回吧。”

    然而大宋並不許人娶平妻。

    午後陽光下,鴨築山山脈延綿百里,莽林如蛇,二十里外的一處山嶺的半腰上,銅玲金閃,在濃綠樹蔭中露幾角駐馬寺的佛寺飛檐。

    然而,他卻只看到她眼底的平靜無波。

    她的眼光掃過那九杠彩禮,經了小蕊娘的事,她終于不想再浪費時間,

    他雖然是為了挑起出海救老三的話頭,說的卻也並不是恭維話。

    他既然已經娶了明州書香世家,代代科舉為官的樓氏之女,她又何必再和他糾纏不清?

    盡管那些工匠,也從她這里學去了初中課本里的各種物理知識。

    雖然因為年紀小,她沒有算在干活的人頭里,但鄉村小學和初中都會在那段時間里放假,會讓孩子們幫著撿石頭,守工具,在家里做飯,送飯。

    辛苦艱辛中,她終于明白父母的偏心,也悲傷過自己太早的失學。

    那時,他王世強是極力贊同她開坊建學的。

    所以她知道,真正決定通渠進度的不是村民,也不是村長,而是鎮上來的技術員。

    “……青娘,我記得當初建坊時,唐坊就與我江浙海商訂下了合契。”

    如果沒有這些,她在這異國他鄉要和坊民們一起白手起家,豈能如此容易?

    “我唐坊何時會言而無信?只是那回他們來的不是貨船,而是僧船,為的是送幾位泉州佛光寺的游學僧到駐馬寺里來游學。王綱首隨意去打听一二,就能知道真假。那幾位僧人受寺主所差,到扶桑是為了尋回唐末戰亂時流失在外的梵語佛經原本。他們租了陳家的船,又寫信給了駐馬寺里的空明老禪師,轉托到了我的手上,我難道還能把大師們拒之坊外?”

    至于她和王世強的婚約——暫且不提他失言背信之事,三年前他們也只是私下約定成婚,並沒有婚書,也沒有正式告知雙方的戚友。

    她雖然白白和兩個弟弟說起了這回事,也白白辜負了他們的好意,精心準備了嫁回大宋的豐厚嫁妝。

    “原來是她?”

    在前世她家那邊的鎮上,為了防止山洪暴發,沖毀山村,每年都會到組織村民通渠,通山溝,加固山壁。

    她曾經漫無目標地游蕩在網上,迷茫地以為自己能在數不清的網絡公開課程里,學到一技之長。

    她心里明白,時隔一年多,他突然又出現在她面前,當然不是為了救她的弟弟。

    “王綱首過譽了。”

    “這孩子看起來就是機靈模樣,留在你身邊,將來也能和二郎、三郎一般地出色了。”

    “唐坊要維持下去,自然是客商越多越好。福建海船進港交易的事情我也已經計劃了很久。陳文昌雖然不是海商,卻也是海商子弟,而陳綱首親自前來,正是為了正式商議此事。按理,我也應該把這事通報你們一聲——半年後,福建八大綱首的海船,在我唐坊的禮遇與江浙海船一般無二,再沒有區別。”

    “青娘,我知道開坊之後,這些年向你求親的宋商人家就從沒有斷絕過——”

    他也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

    十三四歲初中畢業的她,就敢在父母的安排下,跟著老鄉從山區的貧瘠家鄉走出來,而她離開父母一個人到陌生的沿海城市,是听說城市的工廠里可以打工賺錢。

    “親事就不用再提了,倒是有一件正事,本就應該和王綱首商量。你同船而來的泉州綱首陳洪,他上年寫信為他佷兒陳文昌向唐坊提起親事前,他也提到了福建海商到唐坊來停泊的事情。”

    只看她養在身邊的那小女孩子如何地討厭他,再看她半句也不提起沒有回家的季辰虎,他便知道,他如今在她眼中,完全不可能再有舊情修補的可能。

    但他,卻不能不與她深加結交。

    只不過,季蕊娘突然跳出來的意外,讓她心里有了一絲欣喜,激起了淺淺的回憶。

    “我們幫你建起唐坊,開坊之後,包括福建八家海商綱首在內,所有福建商人的貨船在每月五月初一到十月初一季風期里,不僅要用三倍停泊費才能在唐坊進港,而且船主也必須有江浙人的入伙才行。如今唐坊倒把這合契忘在腦後了?”

    趁著這時節,黃七郎已經在王世強耳邊嘀咕了幾句,說明了這小蕊娘的來歷。

    而她也培養出了上百的坊民,他們學到了足夠多的維護河道的技術,不再需要大宋工匠的幫助。

    當初,正是他王世強獨具慧眼,才有這個合契。

    那時,那怕明知道南宋將來免不了蒙古南下滅亡的大禍,她也要為唐坊六千余戶,為他王世強賭上一次。

    他們生活貧困得連漢語、漢字漸漸失傳,有些人連祖宗的姓氏都已經忘記。

    “說起來,就算今日王綱首不來,我也會差人去坊里的王氏貨棧,請王家人過來商量。我唐坊在開坊時,和王綱首簽訂了五年優惠進港合契,早已經是到期了,因為這兩年事多人煩,都沒來得及正式說上一句。今日我與王綱首把話說清,陳家那五條海船也是可以順利進泊了。”

    “怎麼會忘?”

    但她只能依靠自己,別無他路可走。

    他匆忙而來,備著娶平妻的聘禮。

    “上年送信來的那條福建海船,正在季風期,船主與我們江浙海商沒有半點關系,你卻居然讓他們順利進了唐坊?”

    他想要在她眸中,尋找到三年前他們曾經同時閃耀過的點點悸動。

    這也是他王世強當初動心,願意娶她這樣生長在外夷的女子的原因之一。

    合契約定,開坊後五年內,東海上無論是福建海商還是廣州海商,都得不到最優惠的條件進入唐坊,從而無法與江浙海商競爭。

    他既然已經娶妻,她也沒有要死要活非他不嫁的閑情。

    應該是最近,才被季青辰糾正過來的。

    她在心中算著陳家海船進港的時間,仍然也和他周旋。

    好在,她帶著兩個弟弟流浪到築紫後,不僅聚集坊民,在異國他鄉開河建坊,她也深知如果不想被本地扶桑人同化,不僅要讓坊民們衣食溫飽,也需要開學興教的舉措。

    她在生產線上做過山寨的外貿鞋底,在夜市里擺過五毛一串燙菜的小食攤、在大學城馬路邊上向藝考生們推銷過化妝品、在淘寶上開過三四家小網店。

    但男歡女愛,願賭服輸。

    她不緊不慢,側頭回望著唐坊東面延綿起伏的墨綠荒嶺。

    在唐坊河道初開,還沒有建港的時候,他就看中了唐坊將來的位置優勢。那時,他經由黃七郎的引見與季青辰相識,訂下了他們之間的秘密合契。

    季辰龍、季辰虎兩個弟弟和小漁村里十幾戶人家也願意支持于她。

    甚至,唐坊河道上的種種改良舉措,至今也有江浙工匠寫信過來向這些坊民們討教。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風光一時無二。

    她每年看著,也看熟悉了。

    她仿佛看到了前世里的自己,也曾經有著著蕊娘這樣小小的靈俐,比她還要天不怕地不怕。

    說罷,她從腰上解下了宰雞時系上的繡花圍腰兒,壓在了井 轆上。

    那時,她是為了尋找別人告訴過她的,網上免費的中專、大學各類專業課程。

    他把眼光落回到了她的臉龐上。

    他微笑點了點頭。

    “青娘,我知道如今讓你嫁給我為妾,畢竟是委屈了你。”

    在她把兩個弟弟寄養在海邊漁村後,十歲的她獨自進入這座唐末時建起的古寺討生活,之所以如此大膽,是因為她在寺中尋找到了庇護者。

    他稍一回想,剛才那小蕊娘那一口柔柔轉轉宋語,罵起人來也只覺得小孩兒心急可愛,她的口音顯然帶著些江浙味,完全沒有扶桑土腔。

    她當然知道,他今日上門,是想借納妾的機會,重新繼訂唐坊和三千江浙海商已經到期的進港合契。

    要論起這一世里的社會身份,她是海外小島有中土血統的夷女,他是上國大宋海商世家的子弟,就算是為妾,也是高攀了他。

    至于市井之間所謂平妻,不過是因為商人奔波兩地,雖然在老家有正夷,卻還在外地按正室婚嫁之禮娶了良人為妾。

    “王綱首,如果沒有江浙海商,沒有四明王氏,沒有王綱首你的鼎力相助,這唐坊是建不起來的……”

    只為了在陌生的城市森林里,生存下去……

    他暗暗嘆了口氣,知道因為三年的毀諾另娶,他和她再也回不到從前。

    建坊前的幾百年中,漁村遺民們因為代代遠離中土,又不願意遷進扶桑內地被同化,只能在海邊捕魚為生。

    直到在城市里吃足了苦頭,曾經摔得滿身是傷,滿臉是淚,她卻也有著努力後的幸運。

    他早听說了她避居小院不出,只收養調-教一個坊中小丫頭的傳聞。

    她僅有的,是在前世家鄉大山里的幾年實操經驗。

    她眼楮掃過了滿地的九杠彩禮,正色道︰

    最艱難時,她還去工地上搬過磚,給醫院太平間里的死人擦過身……

    如此一來,江浙六大海商綱首,四明王家就獨佔了兩名。

    畢竟,唐坊的建立,一舉破除了扶桑官辦的鴻臚館貿易,開闢了唐坊自由市場。

    江浙海商希望與唐坊繼續聯手,獨佔東海之利。

    畢竟,她說的這些都不是虛言。

    再加上同為綱首的黃七郎,他因為王世強的救命之恩,結義之情,唯他馬首是瞻,如今王世強已經超越了他的庶叔,隱然成為了東海上三千江浙海商的當然首領。

    而他王世強,也因為幫助江浙海商獨佔東海的大功,先以庶子之身日漸掌握四明王家的家族生意,再保舉了結義兄弟黃七郎成為了江浙六大綱首之一。

    “你在寺中三年為奴,七年前從駐馬寺下山,游說南北九州島近三萬中土遺民,到此地來開河通商。從那時起,你我兩家也就有了協力之盟。如今這一樁親事,是我慢待了你——但還請看在我江浙三千海商和唐坊這些年來的交情,暫且委屈幾年……”

    因為遠隔縣州,只要不鬧出分家的官司,也無人多管閑事。

    唐坊由此取得江浙海商們的幫助,牽制了扶桑太宰府,以及和太宰府勾結的扶桑海商。

    只不過,對唐坊而言,進門做生意的宋商不論是從明州或是泉州來,本應該是越多越好。

    王世強這一次匆匆而來,當然為的就是這件事,

    按律,養子女們打罵、售賣、生死皆隨戶主,但這樣也是拿不上台面的辦法。

    當初建坊時,她曾經身負巨債,經由宋僧們作保,她向駐馬寺貸了三個山頭的荒林做建坊的頭期費用。

    所以在開坊之後,這些人家就歸附在了季氏名下,成為了季家三姐弟的族人。

    三年前就應該續訂的合契,卻因為他與她有了私下的婚約,所以他也並沒有急于續簽。

    做了女工,她才能寄錢回家,供哥哥讀大學。

    三百年前開國的趙官家一改前朝舊例,把禁止民間奴婢人口買賣當成了祖宗家法。

    包括她在內,坊民們半點開河、築港的真正技術知識都不知道。

    “我明白王綱首的來意。”

    那是她剛剛穿越重生時,為了生存而為奴三年的佛寺。

    她之所以還能趕上前兩波開網店的潮流,也是因為最無助的時候,她曾經在大學城附近的黑網吧里,跟著老鄉學上網。

    她掩唇而笑,早有準備地謙遜回答,

    今年,在王家代代相傳的,現在屬于他庶叔的綱首職務之外,明州市舶司又承認了他王世強第二個海商綱首之位。

    然而他們也和她一樣,年紀尚輕,更不提陸續遷來的坊民們,他們人人要吃飽,卻一大半都只有一身力氣。

    他們就是多年前從金國逃到扶桑來的,十二位山西五台山大宋老僧。

    比如這小蕊娘的父母兄妹,就和坊中另外二三百戶人家一樣,因為忘記了原來的姓氏而僅有稱呼的名字。

    那女孩子想必是坊學里的出眾孩子,才被她看中帶在了身邊。

    他本來想著,等他回大宋稟告父母,提親與她成婚後,理所當然會繼續唐坊和江浙海商在東海的合作……

    如果沒有黃七郎,沒有黃七郎引介來的王世強,沒有王世強從大宋為她請來的河道上的工匠——最重要的是工匠們的技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頂點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