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28章 奇葩的吳淞起義(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凡人的篡清之路 | 作者︰惡魔奧斯卡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28章 奇葩的吳淞起義(上)

    吳淞歷來是中國的海防要塞,位于黃浦江與長江匯流處,東距長江口30余公里,北與崇明島、東與長興等島隔水對峙,扼長江主航道翼側,為上海、南京的通海門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www.83kxs.com

    故而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滿清入關時期,控制了全國大部地區後,吳淞作為長江門戶,就長期處于激烈的爭奪中。

    從清順治八年(1651年)至十二年,明將張名振、張煌言的艦隊曾4次進攻吳淞,3次攻入長江口。

    順治十六年,鄭成功率大軍進入長江,直逼南京,滿清王朝受到極大震動,因此加強海防成為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

    隨後滿清王朝在黃埔江西岸——吳淞楊家嘴大肆征用民夫,修築炮台要塞,康熙五十七年又在楊家嘴對岸修築炮台,兩座炮台夾江對峙,東岸的炮台稱東炮台,西岸的老炮台改稱西炮台。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也即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第三年,英國侵略者曾向吳淞炮台大舉進攻,江南水師提督陳化成在此與英軍展開殊死搏斗,當時西炮台是吳淞口的主陣地,擁有175門火炮,東炮台只有20余門大炮,屬輔助陣地。

    戰斗結局不用說是大清戰敗了,土槍土炮干不過洋槍大炮,炮台碉堡紛紛被命中摧毀,再加上滿清官兵墮落腐敗,貪生怕死,兩江總督帶頭臨陣脫逃,最後吳淞口失守,長江門戶洞開,侵略軍長驅直入,迫使清政府在南京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第一次鴉片結束後,滿清未再修復東炮台,而是將防御設施集中于黃埔江西岸的吳淞口地區,置各種大口徑重炮三十多門,不過在整個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滿清江浙地區的地方官員卻開門揖盜,以整個上嗨地區作為通商口岸為理由,未做絲毫抵抗,任由英法侵略軍在上嗨、廣等地區集結、補給,而後強盜們明火執仗,徑直長驅直入渤海灣,入侵首都,火燒圓明園。

    如果說英法強盜能夠憑借一小撮軍隊能夠干翻擁有四億人口的古老中國,那些滿清漢奸和帶路黨實在是功不可沒呢。

    ••••••

    1861年10月12日晚,吳淞口西炮台外來了個形跡可疑的長袍青年,一身儒生打扮,站在隘口外就那麼肆無忌憚的打量著西炮台的防御布局。

    這時的吳淞口西炮台可算是一座小而倪堅的近代化要塞,工程仿照西洋式樣,架木排橋,外用三合土築造。後又三面圍築土城,長550米、高4∼6米,垛牆高2∼3米,內設暗炮台11座、明炮台3座、彈藥總庫2所、小庫11所,裝配彈藥房2間、兵房46間,共安裝大口徑前膛洋炮12門、小炮6門。可以駐守士兵1200∼1500余人。

    這時候的負責守御吳淞口炮台的,主要是李鴻章的淮軍嫡系部隊,張樹聲統領的二營‘樹字營’九百多名合淝子弟,另外還有二百多滿人旗兵負責守衛兩座彈藥總庫,為首的是一名叫岱善的旗人副都統•••說白了,這兩百多名從甦旗營逃到上嗨的滿族兵才是最受信任的大清忠誠子民,也是兩江總督、總理衙門大臣瓜爾佳•文祥特意派來當監軍督戰隊的。

    至于兵士們的武器彈藥倒是齊整,全數裝備了西式燧發槍,這真是要感謝友好鄰邦沙皇俄國了,這好鄰居沒有白白取走我們中國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鴉片戰爭期間他們不但上躥下跳的‘調停’,而且還慷慨贈送了一萬支燧發槍和相應彈藥給大清,李鴻章立即把這批精良武裝優先裝備了淮軍,再也不肯使用假洋鬼子粗制濫造的國產貨了。

    此時在炮台城垛上,得到巡哨士兵稟報的‘樹字營’統領張樹聲正和擔任營官的三個弟弟樹珊、樹屏、樹槐一同用單筒望遠鏡向外眺望,很快他二弟張樹珊放下望遠鏡,大聲道︰

    “沒錯了,大哥,外面站著的那個家伙就是劉六麻子,這小子據說早就降了太平軍,被派到江陰修工事去了,這當會兒這小子突然冒出來,八成是給太平軍當說客勸降來的。大哥,你若不想見他,我就下令開炮轟走他!”

    三弟張樹屏卻提出相反意見︰“大哥,周圍沒有發現有伏兵的跡象,這劉省三一向豪勇直爽,且又重信守諾,倒也不失為一條漢子,大哥,咱不妨會會他?如今官軍這態勢•••怕是終究不成的,咱們這炮台上就這麼點人手,即使加上那二百多旗人老爺兵,也不過一千一百多人,太平軍出兵可是浩浩蕩蕩,動輒就是數萬人馬啊。”

    “是啊,大哥,听洋人的報紙上說,如今最強的英夷也吃了大敗仗,兵艦沉的沉,降的降,上萬人馬都作了俘虜呢!“老四張樹槐插口道;“如今洋人們人心惶惶,兵力嚴重不足,洋槍隊都縮回了租界里,就這樣把我們這千余號人馬丟在城外等死,大哥,你可要慎重啊,不要惹毛了太平軍,引得太平軍大舉來攻打咱們哪!”

    “好了,好了,我自有分寸。”張樹聲阻止了弟弟們的七嘴八舌,沉聲決斷道︰“好歹都是合淝子弟,咱們也不能暗下黑手,開炮壞了他的性命,他劉省三既然敢單刀赴會,我們張氏兄弟也不能不當面會一會他,省得讓人說咱們小家子氣,左右!打開關門,讓他進來說話!”

    命令通傳下去,守衛城門的淮軍將士應諾打開了城門。

    功夫不大,經過嚴密搜身,穿著一身長袍馬褂、身無寸鐵的劉銘傳拾級而上,遠遠的用合淝腔調的官話打著招呼︰“振軒兄,別來無恙啊……喲!頂子紅嘍!實授提督軍門了麼,可喜可賀啊!啊呀,樹珊、樹屏、樹槐三位兄弟也在啊,個個精神抖擻,容光煥發啊,看身上這服色補子,至少領了正六品銳鍵營藍翎長吧,比起兄弟當初還是個把總營官,真是天差地別啊!”

    張樹聲與三個弟弟俱都客氣的拱了拱手,呵呵應酬道︰“哪里哪里,听說省三兄現在太平軍里那里高就,這太平軍連戰連捷,連洋人都不是對手,想必省三兄風頭正勁,今日撥亢前來,具體有何見教啊?”

    “不敢,不敢,愚弟在大潛山落草時,若不是振軒指點迷津,提攜幫襯,哪有愚弟出人頭地之時,張家諸位兄弟的恩義,愚弟銘志不忘!”

    劉銘傳連連拱手道︰“ 今日兄弟此來,且先捎傳一個消息給諸位恩兄。就在七天前,太平軍已經攻破了堅守一年有余,牆高城堅的淮安府城,斃殺欽差大臣——漕運總督袁甲三及麾下萬余臨淮軍,其捻軍孫葵心部大掠清江浦的戶部皇倉及二十里長的街市,將原屬于工部的四大船廠的數千工匠及無數巨木大料運往太平軍的造船廠,打造蒸汽大洋船去了。”

    听聞這個消息,張樹聲四兄弟神情都很是震動,作為滿清的軍事將領,他們都很清楚淮安府城的戰略意義。淮安府城可以說是滿清王朝在中原戰區最後一個戰略據點,而袁甲三統帥的那一萬五千臨淮軍也是滿清在中原地區最後的野戰軍團。

    袁甲三所部清軍被殲,就意味著北上中原的大門徹底大開了,滿清在河南、河北等中原腹心地區除了那些腐敗不堪一戰的綠營官兵外,再無可戰之兵,數十萬太平軍滾滾北上,瞬息間就可定鼎中原,直迫燕京!

    而劉銘傳特意強調的,關于太平軍獲得漕運四大船廠數千工匠和木料的消息,則預示著太平軍可以輕松打造一支龐大的江河船隊,長江和黃河兩大天塹不再成為太平天國統一全國的阻礙,反而給太平軍提供了便捷的大規模機動作戰能力。

    大江南北,黃河兩岸,從此任由太平大軍縱橫來去,滿清徹底敗亡幾乎是指日可待了。

    呆愕半晌後,張樹聲細細方才瞅著劉銘傳發亮的眼楮,冷笑一聲問道︰“省三老弟此來,看來就是替太平軍勸降而來的吧?”

    劉銘傳朝北方拱了拱手,坦然道︰“在張家諸位哥哥面前,愚弟豈能說是勸降,今朝實乃報恩而來!如今天下大勢已明,我太平聖主擁兵百萬,兵多將廣,主明臣賢,而滿清韃虜竊據中原作孽無數,天怒人怨,如今已經是窮途末路,愚弟今天冒死前來,正是要回答哥哥昔日扶持提攜之恩,帶眾位哥哥棄暗投明,奔赴一場潑天富貴!”

    “住口!休要胡言!”張樹聲滿面憤慨,向北拱手道︰“如今我大清雖然新君哺立,國體動蕩,然而督撫知遇之恩,山高地厚,我兄弟從軍不過年余,已委我提督之職,幾個兄弟也都實授總兵之職!如此厚恩,吾等豈忍輕叛焉?”

    “振軒兄,此念差矣!”劉銘傳嗤笑道︰“滿清大廈將傾,故而官誥亂封,一錢不值,況且那遙領兩江總督的文祥,手中還有兩江寸土寸兵?就是咱們的知遇恩師,浙江巡撫李大人(李鴻章),治下也不過上嗨一縣之地,兵卒也不過振軒兄麾下的千余殘兵,而如今洋人大敗虧輸,將其一手組建的洋槍隊撤回租界防守,卻將咱們這幫合淝子弟置于死地與太平聖軍死磕!”

    本�醋鑰W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頂點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