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四百五十四章 摒棄前嫌、同心協力?模擬計算問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 作者︰不吃小南瓜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會議室里。www.biquge700.com

    王浩開始講解核聚變裝置的主框架。

    主框架包含幾十頁的內容,設計圖上主要包含外層螺旋磁場、強湮滅力場、內部的反重力場以及下方的支持設備,周圍則有包含冷卻系統、能源控制系統、以及連帶的輸出端口控制系統,等等。

    每一個部分都包含了很多內容。

    他主要講解的是幾個大型的系統,比如磁場控制、底層力場支持構架、電子控制系統,也包括輸出端口的設計等。

    所有內容都是主要構架,並沒有細節到材料或技術。

    主設計組的工作也是完善構架,細節化的內容有其他組來負責。

    每個人都認真的听著。

    多數人最開始都認為王浩拿出的只是粗略版本,給出一個大體的框架就差不多了,可沒想到的是,他講解的內容非常精細,框架已經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內容,給人的感覺就已經很完善了。

    等大部分講解完成以後,他們發現主內容都已經有了,心里不由得很是驚訝,“這個設計比理想化的托卡馬克裝置,實現的可能性高的多。”

    “主框架已經牽扯到了控制核聚變的每一個難點……”

    “好像設計已經完成了?”

    有些人甚至感覺工作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完善細節?分配工作?我感覺這個設計已經不能修改了。”

    實際上,還是有很大完善空間的。

    王浩在不斷講解的過程中,依靠《教學的饋贈》也獲得了不少的靈感,他順帶就加了上去,很直白的講了出來。

    這也讓大家對于主框架的認識更加全面。

    他們都感覺設計已經可以了,接下來就是解決各部分材料和技術的問題。

    這種感覺很荒謬。

    因為研究才只是剛剛開始,設計組也還處在籌建過程中,連人員都缺少很多,結果主框架設計似乎完成了。

    這就好像是面臨一個解題過程非常復雜的數學問題。

    王浩已經把解題步驟都設定好了。

    他們只要按照解題的步驟,一個個去填充細節的內容,題目就能夠順利的解決。

    當然,結果不一定正確。

    不正確的原因在于,研究會收到材料和科技水平的限制,有些設計看似是合理的,真正去細節化研究的時候,就會受限于技術水平導致無法實現。

    比如,內層材料計算得出,需要能夠承受一萬攝氏度的高溫。

    顯然。

    現在沒有任何材料能承受如此高溫,相應的問題自然就無法解決,設計也要再進行修改。www.biquge500.com

    但不管怎麼說,王浩給出的主框架已經有了整體的思路。

    “有這個設計做打底,即便是設計最終完成不了,感覺也可以交差了……”有個老院士扯著嘴角說道。

    “現在就能做到這種地步,王浩院士準備的很充分啊。”

    “看來核聚變論證能通過也是很正常的,他們可能很早就開始研究相關內容了。”

    “我發現研究比想象中的容易……”

    “……”

    等會議結束以後,王浩就帶著丁志強、羅大勇等人,去了分配給他們的辦公室。

    會議廳還要有很多人。

    他們也不由的激烈討論起來,周東偉院士忽然提出了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注意到,王浩院士做的主框架設計似乎沒有其他的反重力設備?”

    很多人頓時反應過來。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公開過他們的設備照片,所謂的強湮滅力場發生設備,給人的感覺就是好幾台反重力發生設備圍成一個圈,設備佔據了大量的空間,所制造出強湮滅力場卻只有中間一個球。

    所以,很多人想象中的核聚變裝置,會有好多反重力設備在周圍環繞,就不可能騰出空間,放置其他的大型設備。

    王浩做的主框架設計根本沒有這些反重力設備。

    “這是怎麼回事?”

    “那些反重力設備在哪里?如果按照這個框架來說,根本沒有空間啊。”

    “不太對吧?”

    “還是說王浩院士沒有考慮到其他反重力設備?只是搭建了和核聚變裝置有關的框架……”

    “……”

    在眾人的談論聲中,湯建軍自得的一笑,開口說道,“反正你們早晚也要知道,我就在這里說了。”

    “什麼?”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

    湯建軍很享受被矚目的感覺,他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才不急不慢的說道,“其實我們早就有了,用一台設備制造反重力場、強湮滅力場的技術。”

    “你們看王浩院士畫的主框架,下面方方框框的東西,就是湮滅力場支持設備。”

    所有人頓時驚住了。

    他們努力的消化了這個信息,但好半天還是感覺非常震驚。

    周東偉滿心驚訝的說道,“我們的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已經高端到如此地步了?”

    其他人也跟著討論起來,“這樣就能制造強湮滅力場?怪不得能夠支持核聚變裝置,安全性大大提升。www.biquge45.com

    “框架里,冷卻系統會支持下方的材料,難道用的是金屬超導材料?”

    “肯定是!”

    “如果是高壓混合材料,就不太需要冷卻系統支持。”

    “金屬材料支持?這個技術太高端了吧。”

    “阿邁瑞肯那邊的研究,好像說就是依靠一階材料,來制造強湮滅力場,我特別關注過,好像依舊是以疊加力場技術來制造,所以說,他們是走錯了方向?”

    “方向肯定錯了。”

    “那豈不是說,格魯姆湖計劃,550億美元全都打了水漂……”

    湯建軍听著大家的討論,也沒有糾正其中的問題。

    他們把設計的內容當做了‘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實際上,只是F射線發生技術,準確的說是‘直流反重力技術’。

    現在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使用的依舊是高壓混合材料。

    這些都是保密內容,自然不能隨便說出去。

    但即便是搞錯了內容,也足夠所有人震驚了,他們一時間對于研究更有了信心。

    既然已經有了如此高端的基礎,完成核聚變裝置的設計項目,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

    會議室里,表情澹定的有兩個人。

    一個是湯建軍。

    另一個就是汪百川。

    汪百川的心里也很驚訝,但他比其他人澹定許多,因為更驚訝的技術他已經見識過了。

    這讓汪百川心里產生了優越感,不由美滋滋想著,“真是小題大做!”

    “你們這群人,要是知道那種超級武器似的點火技術……別一口氣兒憋不上來……”

    “驚死了!”

    他不知道的是,設計中所謂‘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其實就是‘超級武器技術’。

    ……

    當核聚變設計組驚訝于‘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時,阿邁瑞肯的高層決策權也在為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的研究爭論不休。

    格魯姆湖計劃遲遲沒有成果,讓相關的決策者們感到很被動,媒體輿論上也出現了各種質疑的聲音。

    加莫夫-沙普利的離任,也沒有能讓事情告一段落,因為他們必須繼續展開強湮滅力場的研究。

    是繼續原來的方向,還是尋找新的方向?

    一號決策人找來了十幾個專家問詢,得出的答桉可以說南轅北轍,他也不知道該相信誰。

    “我們需要重新進行論證。”

    “沙普利的研究方向不一定正確。實際情況是,早在一階鐵發現前,王浩的團隊就已經制造了強度超過7.5倍率的強湮滅力場。”

    “他們先是制造了高強度的場力,然後才發現了一階鐵。”

    “我們想跳過制造場力的階段,但根本就沒有理論支持,那些專家學者們意見也根本不統一……”

    “但是我們現在怎麼做?”

    其他人都可以隨意進行討論,但一號決策人必須要做出決策,最好是短時間內就做出決策。

    這就是他的工作。

    如果遲遲不能下定決心,就會被認為沒有能力。

    現在早已經不是幾年前,強湮滅力場不再只是科技探索,而是真正牽扯到了高端技術,而且牽扯到了很多重量級的領域。

    比如,材料。

    材料是最重要的科技領域。

    強湮滅力場能支持升階材料,讓超導技術、鋰電池、高端合金等方向有了蓬勃發展。

    現在還牽扯到了能源。

    雖然他們不看好種花家的核聚變項目,但最少種花家可以投入進行論證設計,說明掌握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已經趨近于穩定和完善。

    而他們……

    連強湮滅力場都沒有制造出來!

    在經過一系列討論以後,一號決策人確定了三個方向,一個方向就是繼續支持格魯姆湖計劃,只不過要對于計劃進行修正,不能單純依賴升級材料。

    第二個方向就是重新加入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掌握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存在很大差距,但他們至少能制造出強湮滅力場,只要重新加入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就能掌握最基礎的技術。

    第三個方向就是試著和種花家合作。

    這個方向是最不被看好的,因為種花家沒有任何理由和他們合作,也不可能平白的分享技術。

    不過一號決策人認為,還是應該給對方壓力,不讓對方輕松舒心的發展。

    所以他們馬上和種花家的高層聯系,並對外宣稱希望能夠加入種花家的核聚變項目。

    這是真實想法。

    所有的機構、國家的判斷都差不多,他們認為種花家的核聚變研究大概率不會成功。

    但是,加入核聚變項目有益無害。

    他們能從中了解一些技術和設計問題,順便探究一下王浩團隊掌握的高端強湮滅力場技術。

    同時,輿論公式也開始了。

    很多有影響力的人站出來表示,“可控核聚變研究是全人類的事情,代表著人類能源的未來,必須要進行國際合作,來增加實現的可能。”

    “湮滅科技需要所有國家一起研究……”

    “在清潔能源領域技術上,各個國家應該摒棄前嫌、同心協力,共同構建地球美好的未來……”

    ……

    阿邁瑞肯發起的輿論攻勢,看起來是很浩大,但實際上沒有什麼用處。

    摒棄前嫌、同心協力?

    別說是種花家、王浩團隊了,阿邁瑞肯想重回國際湮滅理論組織都遇到了阻礙。

    雖然他們沒有表示退出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但卻停止了對組織的資金支持,‘第二期’的五十億美元沒有到賬不說,還撤走了絕大部分學者,轉而專攻格魯姆湖計劃。

    現在阿邁瑞肯再想重新加入,自然就會有一系列反對的聲音。

    核聚變裝置設計組。

    第一次會議結束以後,各個小組快速進入到工作中,因為設計組才剛剛成立,後續又有不少新人到來,他們來了以後就驚訝的發現,工作似乎已經開始了。

    各個小組都忙碌個不停。

    新人們甚至沒有時間適應環境,到來的第一天就給安排了工作。

    王浩則相對清閑一些。

    他已經完成了主框架的設計,後續就是和其他人一起完善細節,但研究上來說,總是會有事情找上來。

    這天,汪百川和鄧林山一起找過來。

    鄧林山是計算機組的負責人,計算機組的先期工作是制造一個模擬系統。

    核聚變裝置的模擬系統,最大的難點就在于對內部等離子體的模擬,等離子體的問題和常規運動不同,有著各種各樣‘難以琢磨的行為’。

    其計算會牽扯到不穩定性、湍流等方程。

    這一類型的方程,都是高難度的偏微分方程,絕大部分只能做近似計算,模擬就會牽扯到準確度的問題。

    鄧林山的能力很強。

    他參與過‘人造太陽’項目的模擬程序設計工作,而且是負責人之一。

    現在制造計算機模擬系統,也直接拿來‘人造太陽’項目的模擬程序做參照。

    鄧林山是這麼想的,可真正投入工作並和汪百川討論一下氘氘反應的能量問題後,他就發現連開頭都做不了,因為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首先,氘氚反應變成了氘氘反應。

    其次,反應環境是高強度的反重力環境。

    最後,點火方式大大改變。他根本就無法理解,反重力環境下如何實現點火,反應又是如何展開的。

    這還怎麼模擬?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頂點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