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逆流1982 | 作者︰刀削面加蛋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雙引項目是國家行為,利用國家的資源和人力遠赴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挖人,天音集團作為一家企業,想要搶在美歐國家之前,同時還要面對國家雙引項目的競爭,從中分得一杯羹是相當不容易的。www.biquge001.com

    但好在段雲有先知先覺,他能夠提前布局,這也就讓他有了一定的勝算。

    想要大量挖掘人才,前提就是需要有很多的資金,目前段雲能夠用于招攬人才的資金高達上億元人民幣,而且隨著集團公司的持續盈利,他手上的籌碼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在資金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事實上,當年前甦聯的專家比起歐美的工程師來說,要“廉價”很多,在1993年後,烏克蘭國內經濟日趨惡化,而在那個時候,有人用一箱二鍋頭或別的中國土特產,就能私下里交換一些東西,但正式的技術轉讓和幫扶,則需要花費更高的代價。

    不過總的出來,這些專家對生活要求不高,很多都是***斯大林時代的老布爾什維克,重視中甦友誼,工作嚴謹,有問必答,技術材料很爽快的提供,甚至可以說是掏心掏肺。

    也正是因為如此,10年來的雙引工程共從獨聯體國家引進了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基礎項目。

    而且相比于俄羅斯,烏克蘭的工程師邀請到中國要容易得多,那個時候的俄羅斯政府對中國還是喜歡戒備,而且國內也有一定的排華情緒,所以烏克蘭才是甦聯解體後中國挖掘人才的重點地區,中國從前甦聯挖到的高級技術工程師,7成以上都是來自烏克蘭。

    後來根據美國蘭德公司2002年的統計,甦聯解體後的5年間,中國共挖走前甦聯軍工專家7642名,為此,葉利欽曾大發雷霆,要求將前甦聯專家送還俄羅斯,但我國的答復卻是︰中方沒有任何理由拒絕通過合法途徑進入中國的外國公民。

    所以段雲也應該把挖角的重點放在烏克蘭,按照當時國家領導人的一個說法︰“這是一批窮10年之力都無法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對我國而言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定不能錯過。”

    段雲打算為挖角這批甦聯科學家準備1億美元左右的資金,並且每年會再拿出5,000萬美元將這些專家其中供養起來,讓他們在寶安區的科技園長期工作和從事科研項目。

    這個資金投入已經相當可觀,以當時韓國的人才計劃為例,一般的甦聯專家每月可以領到1500美元到2000美元的薪酬,知名專家是3000~4000美元一個月,段雲每年5000萬美元的投入,去年新的中位數來算,至少可以雇用2000~3000名甦聯工程師,這幾乎相當于雙引工程引進了全部人才的1/3。

    段雲沒有國家雙引工程那麼大的財力,但是人才引進的成敗從來都不是以數量為主的,最關鍵的是質量,一個頂尖優秀的工程師,創造的價值可以超過幾十上百個工程師,而這其中人才篩選就變的非常重要。

    段雲個人對于甦聯的研究機構以及知名專家了解的並不多,也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個前甦聯專家有過接觸,所以為了提前布局,他必須找到一個了解甦聯國內情況,讓他去甦聯考察,並且和甦聯科技界有密切往來的人員幫助他篩選人才,制定挖角的名單。

    至于找什麼人去甦聯考察,段雲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那就是從公司內部尋找一些以前有甦聯留學經歷,在甦聯有一定的人脈或者和甦聯科研機構接觸過的人去完成這個任務。

    現如今天音集團的研發中心,有很多原中科院的技術人員,其中很多40出頭左右的科研人員幾乎都有過去甦聯留學的經歷,段雲只需要從這些人中挑選出幾人,組成一個小組,就可以派他們先去甦聯踩點。

    當天晚上,段雲制定了一個簡單的名單,第2天一早,就來到了公司研發中心。

    郭凱在拿到段雲提供的名單後,很快就將名單上的這些人召集到了會議室,等待段雲的開會安排。

    “老陳,我記得你以前也曾經去過甦聯吧?”段雲看到人到齊後,首先對坐在自己旁邊的翻譯陳鐵生問道。

    陳鐵生是段雲前年去德國的時候帶回來的專職翻譯,他以前曾經在西德留學,俄語和德語水平都非常好,回國後在一家大型國營企業當技術負責人,因為收入不高,這才放棄鐵飯碗,來到深圳下海,並且被段雲聘請為公司的翻譯。

    之前的時候,陳鐵生和李芸都是公司翻譯部的骨干,不過從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上來說,陳鐵生遠不如天賦異稟的李芸,李芸一直擔任公司翻譯部的主管,陳鐵生雖然年紀大她一輪,但在翻譯部只是個普通的翻譯員。

    不過自從李芸被段雲調到香港分公司之後,陳鐵生就成為了公司翻譯部的主管,這個人工作能力一般,但勝在踏實本分,任勞任怨,所以段雲給他的工資並不算低。

    段雲這次派人去甦聯,陳鐵生就成為了候選人之一,因為他不僅懂俄語,最重要的是,他以前還是個機械加工方面的技術人員,非常適合這樣的任務。

    “我沒在甦聯待過,只不過以前去德國的時候,曾經路過甦聯和波蘭等國家,但是和甦聯人交談還是沒有問題的。”陳鐵生回道。

    “那就夠了。”段雲點點頭,然後又看見了坐在他旁邊的另外一名老者,于是恭敬的問道︰“何老,我記得您早年是去過甦聯留學的吧?”

    “沒錯,我那個時候是國家第3批公派去甦聯留學的學生,從1957年到1961年,在莫斯科大學學習了4年時間。”被稱作何老的這名工程師回道。

    這名何老本名叫何慶生,以前是北京機電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今年已經60出頭,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正式加入天音集團,段雲給他的待遇很高,他的薪資待遇在整個天音研發中心,僅次于黃令儀,蔣明煒這樣的項目負責人,算是少數幾個想有第2檔月薪的高級人才。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頂點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