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275章 ︰學堂投入使用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榮耀大中華 | 作者︰三月里的青春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這一晚上的親熱童季心是抱有目的性的,為了穩固自己在唐杰心中以及唐家的地位,童季心渴望通過晚上的親熱從而懷上唐杰的孩子,只可惜在唐杰的嫻熟發揮之下,整個晚上童季心都猶如飄在空中一樣,一直到最後迷迷糊糊的睡著了都沒注意唐杰自始至終都在進行著避孕措施。www.biquge001.com

    唐杰當然看得出來童季心一直想要一個孩子,事實上在這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時代,每一個成婚之後的男女都會把趕緊要一個孩子當做最重要的事情,特別是對于女人來說有了孩子特別是男孩也可以進一步穩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唐杰可以感受得到童季心和黃靜宜一樣都對要一個孩子有著強烈的*。

    只是唐杰連黃靜宜都沒有答應,就更不會說答應讓童季心要孩子了。這並不是歧視,只是為了家中的長治久安。唐杰沒答應黃靜宜要孩子的主要原因是感覺黃靜宜的年紀還有點小,所以打算等她長大一點再說。而不答應童季心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存在,童季心和黃靜宜的年紀相當,都不算太大,所以兩人最好都是等等再要孩子;不過這卻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唐杰不想讓童季心在黃靜宜之前有孩子。

    在唐杰的心里,最好是讓作為正妻的黃靜宜第一個有孩子,而且最好還是一個男孩。黃靜宜是正妻,她第一個有了孩子,以後這後院里才能夠盡可能的穩定,要不然指不定要生出多少事端呢。

    自古以來出現家庭紛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後代子女的繼承權。畢竟古代講究三妻四妾,一般只要是家境差不多的家庭都會有幾個妻妾,而妻妾多了後代子女自然也就多。這麼多的子女那麼問題就來了,誰來成為下一代家主?誰來繼承家產就成為一個問題了?家主誰都想當、家產誰都想要,可是家主之位就那麼一個、家產也就那麼一點,肯定會有人佔便宜有人吃虧的。

    面對家產以及家主之位,後代子女極少能夠不爆發紛爭的,所謂利益燻心大抵如此。而除了這些後代子女之外,後院里的妻妾們也肯定會參與。作為母親沒人誰不想讓自己孩子多佔便宜啊,所以即便是不為了自己,就是為了孩子,這些妻妾之間也肯定會跟著發生諸多爭斗,當然她們一旦參與,她們身後的家族也會跟著參與。

    這樣的爭斗一旦開始就會沒完沒了,生性豁達的人可能還會看得開,但是要是看不開,那麼絕對能夠把人給煩死。唐杰是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家里未來也出現這種情況的。所以從一開始在有了黃靜宜和童季心之後,唐杰就在千方百計的防備這種情況出現,可能一開始會麻煩一點,但是絕對能夠在以後減少不少的煩心事。而他選擇的最佳方法便是在後代子女上做手腳,盡可能的讓黃靜宜第一個生出長子,而且還是嫡長子。因為向來長子與嫡長子不是同一人就會造成諸多問題。

    可能在現代社會還不明顯,因為現代社會講究人人平等,子女不分大小、不管男女都具有平等的繼承權。但是在古代卻完全不是這樣,自從儒家文明佔據社會主流之後,為了避免因為後代子女之間爭奪繼承權從而導致紛爭出現,慢慢的社會就演變出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繼承模式,那就是嫡長子繼承制以及長子繼承制。

    這種情況最明顯的就是在皇室之中了,因為事關皇權向來最容易引起皇子之間的爭斗,同樣爭斗起來的破壞性也更大。就像唐朝時候為了爭奪皇位,皇子之間爆發了多少爭斗乃至戰爭,這些爭斗又給國家以及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雖說最理想的繼承制度是立賢,只有把後代之中最出色的兒子選為繼承人才能夠將家世發揚光大。但是誰是賢者?誰的能力出眾?這是完全沒有評判標準的,很多時候全憑個人感覺。而且和文無第一一樣,誰最有才這是永遠沒法爭論出來的。

    所以,為了盡可能的避免紛爭,立長子以及立嫡長子便成為了選擇繼承人的最佳方法。在明朝之前立嫡長子是最常見的選擇,而且越是久遠的年代立嫡長子就越是普遍,因為那個時候的社會還普遍殘留著一些奴隸社會高低貴賤的階級之分,就像貴族與非貴族之間注定永遠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一樣,正妻與妾室之間也是永遠隔著一道天河。

    在那些年代正妻就代表著高貴與地位,正妻才擁有一切,同樣的也只有正妻生出的兒子才能夠擁有繼承權。這也就是嫡長子繼承制,諸如其他的長子只要不是正妻所生,那就永遠和繼承權無關。

    這種繼承制最為人所熟知的可能就是三國時期袁紹與袁術之間的關系了。袁紹比袁術大是家中的長子,但是其生母卻地位卑微頂多算是一個妾室,所以在袁家袁紹的地位就始終比不上作為嫡長子的袁術,而繼承權更是和袁紹沒什麼關系,基本上早早的就成為了袁術的囊中物。如果不是袁術才能不足,可能根本就沒有袁紹出頭的機會。

    嫡長子有嫡長子繼承制的好處,但是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後代紛爭的問題確實絕對不行的。在明朝之前嫡長子的繼承制雖然已經極大的避免了後代之間的爭權奪勢,但是在長子與嫡長子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仍舊容易導致爭斗出現。往往因為長子年紀更大、更容易早早的培養出忠于自己的勢力,所以面對年幼的嫡長子他們便會表現出極大的不甘心,明明我是老大,憑什麼就因為母親地位卑微就失去繼承權?這種不甘往往會促使手中更有勢力的長子對比自己年幼的嫡長子出手打壓。而如果是在皇室之中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會導致政變、戰爭的出現。

    在明朝之前嫡長子繼承制大抵算得上是社會的主流,不過在明朝卻獨特的確立了長子繼承制。之所以這樣可能就是作為明太祖的朱元璋吸取了嫡長子繼承制的弊端,然後確立了獨一的繼承制,長子繼承制。別管是不是正妻所出,只要是長子,哪怕生母是一個卑微的奴婢,照樣可以成為下一代的家主。其實這和同時代西方皇室的繼承制差不多,長子享有唯一的繼承權,所以歷史上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皇帝。

    雖然這種長子繼承制仍舊算不上完美,但是最起碼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家庭後代之間的爭斗。而且有明一朝中對于長子繼承制貫徹的也非常堅決,在明代不知道有多少皇帝想要確立自己更喜**的兒子為太子,但是最終卻都沒有成功,在他們死後登上皇位的依舊是長子,而且這些長子大都不是皇後所出,他們的生母多是妾室或者地位更低微的宮女。

    明朝之後滿清皇室又確立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繼承制度,在皇帝臨死之前他們往往會提前確立下一任皇帝,然後將詔書藏起來,等老皇帝駕崩之後再公布詔書迎立新君。但是這種制度只在皇室之中流行,在民間卻沒人使用,民間更多使用的還是長子繼承制以及嫡長子繼承制。

    本來在明朝長子繼承制是社會主流,但是隨著明朝的滅亡,之前的嫡長子繼承制立刻抬頭,然後慢慢的在民間就形成了長子繼承制以及嫡長子繼承制並駕齊驅的繼承方式。

    兩種繼承方式共同流行的結果就是在民間大家族里因為繼承權的問題出現的爭斗比著以往多出了許多。畢竟每個人面對權利的誘惑都會支持對自己更有利的繼承方式。

    唐家立足景德鎮百年,祖上也是官宦,而且現在唐杰自己也是位居高位,所以唐家怎麼也稱得上是大家族了。而且未來顯然唐家的權勢更大,這樣一來這種因為繼承權而導致紛爭的事情也同樣會在唐家出現。

    當然在唐杰這一代可能會避免,因為唐家三子唐仁、唐杰以及唐德三人都是正妻所生,再加上唐杰自己更加出色將來肯定會自立門戶,所以這唐家未來肯定會由老大唐仁來繼承。而在唐仁那一脈,他的第一個孩子正好是嫡長子,將來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也不大。

    不過到了唐杰這一脈,他未來就要注意了。如果童季心在黃靜宜之前生出了一個長子,那麼等未來童季心生的長子與黃靜宜生的嫡長子之間和平相處的可能性可是不大。在大家族之中就算他們自己不爭,他們背後的人也會主動鼓動他們去爭取更大權利的。

    如果童季心的孩子和黃靜宜的孩子未來出現了爭斗,那麼童季心和黃靜宜兩女肯定會直接參與進去,而她們各自背後的童家以及黃家也肯定不會袖手旁觀,到時候一個控制不好,這種內部的爭斗就會失控,那個時候讓唐杰煩心都是小事,很有可能會釀成禍事。

    手心手背都是肉,兩邊都是自己的女人,到時候自己兒子打起來了,讓唐杰怎麼弄?雖然現在唐杰也才二十歲出頭考慮這個問題有點太早了,但是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兩世為人的唐杰早就養成了什麼事情提前考慮的習慣。

    所以,為了不給將來的自己添麻煩,唐杰就要從現在開始將這種隱患杜絕了。雖然他不能百分之百的杜絕,但是卻要盡最大的可能。而他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的讓黃靜宜生出長子,而且還是嫡長子。這樣一來未來他的後代里主次地位就分得相當明顯了,該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該是自己的不讓他看到希望,他也不會去爭。

    而且這樣一來也會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黃靜宜變得更加的寬容。寬容並不是天生養成的,而是後天環境影響的。現在的黃靜宜看起來還算比較的寬容,但是如果未她的兒子和童季心或者其他女人的兒子為了權勢整天爭斗,你感覺她還會保持現在的寬容嗎?對于女人來說再大的寬容都不如為兒子爭取更大的利益重要,而在她們的眼中兒子的敵人自然也是自己的敵人,所以一旦出現那種情況到時候想讓她和唐杰的其他女人之間和平相處難度真的很大。

    從現實上來說,只有黃靜宜生出長子而且還是嫡長子,她以及自己兒子在唐家的地位才能夠穩固,只有黃靜宜她們的地位穩固了,不可動搖了,她才會變得更加的自信,更加的寬容。到時候黃靜宜也才會心態平和的、寬容的接納唐杰的其他女人,諸如童季心,而唐杰才能省去後院里的諸多麻煩事。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童季心想要趕緊懷上唐杰孩子的願望注定是要落空了。不過為了未來的長治久安,現在的犧牲也是必須的。好在第二天早上醒來,童季心似乎並沒想起起唐杰昨天晚上做的那些避孕措施,所以還相當高興的期待著自己可以早點懷上唐杰的孩子。

    而早飯之後唐杰則跟著父親以及大哥去了唐家已經建成並且投入使用的學堂里進行了參觀。唐杰才只是離開了幾天時間,可是等他再次回來的時候,在他年前選中的地方,唐氏學堂已經豎立了起來。

    並沒有什麼高樓大廈,這個時代在中國也沒有建造高樓大廈的技術。所以在唐氏學堂里,唐杰見到的只是這個時代中國十分普遍的磚瓦房。除了作為主教學樓的那座房子看起來像閣樓比較高大之外,其余的房子全都是一層的磚瓦房。

    不過雖然沒有高樓大廈,但是唐氏學堂卻佔地極廣。學堂的大院總共圈起了多大幾十畝的農田,而在院子的中間以那個比較像閣樓一樣的主教學樓為中心,前後左右各自分布著四排磚瓦房,這幾個房子和那個閣樓一樣都是教室,將來唐家新招的伙計都會在這里面接受培訓。

    除了這些教學樓之外,還有一個集體的食堂以及幾排住宿樓,住宿樓里按照唐杰的要求每一間房間分別被設計了四個床位,而且里面的床還是後世典型的上下鋪,前世唐杰可是住這樣的床位住了整整四年,這一世也讓這個時代的人感受一下吧。當然,這樣的床鋪雖然看起來有點不舒適,但是實際上卻能夠提高空間的利用率,而且這種床鋪也利于培養學員之間的感情。所以唐杰才會專門讓父親招人打造了這種上下鋪的床位。

    除了這些主要的建築之外,其余的輔助建築物同樣不少,諸如小型圖書館、運動室等等配套設施全都齊全。而且在大院子的空地上,其他的一些景觀也還在建造之中,比如假山、草地、人工湖等等。這些都屬于配套設施,屬于可有可無的,所以全都被放在了最後建造,在教學樓等投入使用之後才開始動工。事實上如果不是唐杰的要求,唐父他們都不會考慮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教學樓以及住宿樓等主要建築在建造成之後便早早的投入了使用。那個時候唐正早已經選定了作為學堂的老師,經過和身邊人商量以及和詢問當事人之後,唐正終于確定了第一批的幾個學堂老師。

    由于學堂剛剛開始,唐正顯然也不可能搞太大的規模,所以雖然依照唐杰的要求把架子搭的很大,但是第一批的老師卻只有幾個人,而且還都是唐家商鋪里優中選優選出來的。

    這幾個被選中的學堂老師有專門的商鋪管事,也有資深的伙計。商鋪管事到了學堂之後主要教授的就是怎麼管好一間商鋪,其實和後世的管理差不多,只不過他們顯然並不懂那麼多的管理理論,初期的教學肯定以實際案例為主。如果唐家的學堂能夠一直堅持下去,說不定過幾年之後他們就會慢慢發展處一套比較專業的管理理論,而且如果在中國沒有其他人做相同事情的話,說不定唐家的學堂還會成為中國管理學乃至商學的開端呢。

    這些管事們教授的東西比較綜合,而那些優秀伙計們教授的東西則比較專業。這些被選為老師的伙計有專門教授記賬的伙計,也有分別教授瓷器、藥材等專業知識的伙計。

    記賬在後世是一門比較簡單的學問,雖然有專門的會計專業,但是實際上只要數學不差的人都可以勝任普通的會計,當然如果太高深了可能他們會有點困難,但是一般在小公司或者店鋪里當一個小會計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放在這個年代,會計卻是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當然,這個時代還不叫會計,而叫記賬,會的人一般也被叫做賬房先生。雖然中國是傳承至今的文明古國,但是在這個時代里知識的普及率卻相當的低,在民間除非家世良好否則不識字的人一抓一大把,甚至可以說九成多的人都不識字。

    基礎的文字都沒多少人會,那就更不好說有一點難度的數學了。特別是數學這些非文學性的東西在古代那更是被打壓的重點。如果不是數學在記賬上還有那麼一點作用,可能在中國早就失傳了。

    不過即便如此在中國學習數學的更是少之又少,普通人就不用說了,讀書人里一樣沒幾個學習的。數學可是記賬的基礎,學數學的人少,這會記賬的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說傳承至今,想要學習記賬那就只能去給老賬房先生當學徒,然後慢慢向對方學習。

    本身記賬就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傳承稀少且困難,所以久而久之記賬就成為了一門相當高深的學問。在這個年代里想要學習記賬是相當困難的,可是一旦學成了,那就永遠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了。而且在商鋪之中,記賬是必不可少的,可偏偏賬房先生又少之又少,所以一般商鋪里除了管事之外地位最高的就是這些賬房先生了,而且很多時候賬房先生也更容易晉升為管事。

    在唐家的商鋪里目前最缺少的就是合格的商鋪管事以及賬房先生了。一個合格的商鋪管事決定這一個新開商鋪的成敗,在唐家商鋪大肆擴張的情況下,合格的商鋪管事可是緊缺的很,唐家除了從內部提拔之外,跟多時候也不得不高薪從外面挖人。而賬房先生和管事一樣都是一間商鋪必不可少的,特別是賬房先生比管事還要緊缺,所以在唐家學堂開始投入使用之後,這賬房先生就和管事一樣成為了最主要培養的目標。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唐家也需要不少在瓷器、藥材、茶葉等方面精通的伙計。其實正是因為唐家經營的行業比較特殊,所以才使得伙計如此的緊缺,要不然的話也不至于缺人到迫使唐家開辦一個學堂的地步。

    如果唐家商鋪賣的是一般的商品,例如米面、布匹之類的,如果缺伙計了到時候找一個新人一兩天就能夠上手。但是偏偏唐家賣的主要是瓷器、藥材之類的東西,不管是瓷器還是藥材都是具有一定專業門檻的行業,瓷器門類很多而且還牽扯到古董類的瓷器,至于藥材更是事關人命專業知識不過關唐家根本就不敢讓伙計下手。

    這些行業想要找一個合格的伙計並不容易,即便是招新人想要培養出來也要耗費不少的時日。不過現在唐家采取學堂的形式統一、大規模的培養伙計,至少可以大大的縮短培養的時間。

    唐杰在學堂參觀的時候發現里面不少的教師都已經開始授課了,在學堂老師到位的同時,經過唐家商鋪的層層推薦,第一批五十名學員已經開始了為期一至幾個月的速成學習。

    這批學員里有資深的伙計,他們培養的方向就是管事。而其余的則大都是以前唐家新招收來的伙計,他們都是在新伙計當中表象比較優異的,然後就被推薦到了學堂里進行深造。

    “現在學堂里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鍛煉,之後一天時間里除了一日三餐之外,其余的時間都要進行學習,一直到晚上很晚才能休息。現在咱們家的商鋪缺人嚴重,所以必須要盡快將這批學員培養出來,雖然苦了點但是形勢所迫,也不得不如此。”參觀的同時,唐仁也不停的對唐杰介紹道︰“而且父親已經讓人在景德鎮上設立了招工點,父親打算在景德鎮上大規模招收一批新伙計,然後將他們放到學堂里集中培訓,合格之後再全部分配到下面的商鋪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頂點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