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二百章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天龙之代天罚世 | 作者:酒后醉言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就在这兵卒们出陈府不久,陈府前来了一群贵客。www.biquge001.com正是要来姑苏办学的苏轼、王安石,以及他们的一些好友、学生等,笼统有个二十余人。与他们同来的,还有奉赵顼之意,前来传谕的赵福安赵公公。

    那日苏轼得了林天五十万两办学的许诺后,果断的向赵顼致辞,离开了未入时,心向往之,入了后,满不得志的官场。

    他又去说服拉拢了一些好友,在开封过了个年,便启程去了金陵,拜访王安石。

    王安石早就得了苏轼的书信,已知事情经过,也招来了一众弟子门人。两行人一会面,又小聚,过了些时日,才顺长江东去,准备走水路去姑苏。

    苏轼去金陵前,向赵顼离辞,赵顼便命赵福安同行,沿路保护,至于传谕的事情,并不急在一时。

    这群人听说扬州陈府的事后,王安石对此非常好奇,便建议索性直接去扬州,没人拗得过他,便都同意。随行的人其实也想见识一下,天门林天究竟是何等样的人。

    苏轼对林天十分推崇,不仅是因为他的本领神乎其神,就是内宫的太上长老见了也客气有加;也不仅是因为他能做得一手好诗词,对于苏轼来说,诗画这些东西,只能算是闲暇时的“娱乐”;他推崇林天原因,还要说是因为那晚在福宁殿中,听到的林天关于变法的一通论述,对此他深以为然,他见到王安石后,总是一再的不自禁的赞叹林天是旷古未见的天纵奇才。

    王安石听说了林天的一些事迹后,也对他满是好奇,听说了他在福宁殿关于变法的论述后,虽嘴上嘴硬,有些不服,但心里却已经认同,因为事实已经如此,他被皇亲权贵逼得不得不辞相,至修金陵……

    在听说苏轼提出借钱办学后,林天一下就慷慨赠予五十万两的时候,王安石更还连连感叹,自古豪杰多慷慨,这话果然不错!!!

    他也有与这只闻其名,未得一见林门主见上一见,坐而论道的冲动。

    他们住在城里的一家客栈,赵福安掌管着皇家内廷的耳目,每天都有各种消息传来。陈府中发生的事,他们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一天,在得知扬州知府居然差使吴有为将五千兵卒拉进城里后,王安石当即就冷斥一声:“找死!”

    在他们得知兵围陈府,以及陈府中发生的一连变故后,便知道有大事发生了。韩知府与吴将军居然被绑了起来,五千兵卒居然愿受林天调遣。

    这林天胆大包天,居然还圈了七十六名官员,要求连夜抓捕……他以为他是谁?谁给他的权力?他这是要造反吗?

    王安石怒骂连连,就是苏轼也被林天的举动吓得脸色发白。那些官可都是朝廷命官呀!他怎么敢?……

    就在这一行人惊骇莫名、怒气腾腾中,一队队兵卒踏着快捷而又沉重的步伐,从街面上走过,震得他们的心头一颤一颤,仿佛天要崩,地要裂一样。

    王安石当即就要出去阻止,却被赵福安阻止,王安石知道赵福安是官家内宫心腹,含怒喝问:“赵公公……”

    赵福安却是不怪,脸上挂着轻笑,尖声道:“王相爷息怒,息怒。”王安石道:“那林天如此胆大妄为,老夫怎么息怒的下来?”

    赵福安嘿嘿怪笑,忽的伸手点了王安石穴道,致歉道:“杂家知道王相爷有拗相公之称,嘿嘿,杂家说不过你,但却不能让你坏了官家的大事,得罪了!”说着还向王安石打了个揖。

    苏轼在一旁虽也惊惧,但却还有一丝冷静,听了赵福安的话,眼中精芒一闪,问道:“赵公公,官家的大事是……”

    赵福安向苏轼瞧了一眼,微笑道:“苏大人难道不知林门主与官家的关系么?”

    苏轼一愣,茫然片刻,忽的张口结舌,这才醒悟,喃喃道:“难道……难道……”

    福宁殿中,那晚官家曾亲身向林天弯腰作揖请求相助,林天最后应了,赵家与天门联合,共同对抗韩氏、吕氏。扬州正是韩家的地盘……

    “这是……这是林门主与官家开始向韩吕动手了啊!!!”苏轼失声惊道。

    被点了穴道的王安石瞪大了双眼,一副不可置信。

    赵福安呵呵一笑,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一副黄卷,递给苏轼,苏轼犹豫了一下,赵福安道:“苏大人是自己人,但看无妨。”

    苏轼接过一看,正是官家写给林门主的手谕,手谕寥寥数语,但内容却非同寻常。

    “钦……钦差大臣?”苏轼有些结巴的惊呼道。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天子,备受尊崇,但在实际上,皇帝也只是个凡人,生老病死与常人无异。

    一个常人怎么可能统御天下呢?表面上皇帝至高无上,实际上一切的国事大大小小,还是需要底下那些大臣们去做。

    毛泽东在评价《二十四史》的时候说了句:治国就是治吏。这是极具洞察力的评断。

    一个国家甭管你多么的自诩标榜有多好的政策,都是无用的,归根结底,再好的政策还是要有官吏去执行的,官吏一旦出了问题,那么好的政策,也就坏了。

    所以官吏是否务实清廉,这才是历来皇家最关心的事,因为一旦不能知人善任,误用贪官污吏,激起民变,最后倒霉的还是他皇家呀!因为老百姓只知道皇帝是天下之主,天下是某姓家的,所以造反就是推翻这家……

    宋朝对选官任官自有其规矩,一般来说宰相由皇帝任命,三品以上大员,由皇帝和宰相商议决定,三品一下五品以上,宰相就能决定,而五品以下,吏部尚书就能决定。

    此外还有具有闻风而奏的权力的御史台,这御史台虽非实权部门(无任命罢免之权),但也十分重要,“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神宗赵顼一朝,重用变法派,但这御史台却被保守派把持着……

    ^^^^^^^^^^^^^^^^^^^^^^^^^^^^^^^^^^^^^^^^^^^^^^^^^^^^^^

    ps:最近清网,把头像换成毛太祖,嘿嘿~~~~牛鬼蛇神滚远……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kmwx.net 顶点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